改善產業結構 否則加薪困難
最近政府施政低迷,一個主因是,全球景氣不佳,物價上漲,薪水不漲,民眾壓力大。
8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常駐大陸,8年後的現在,跟我同年紀的大陸同事,薪水比我高,有車、有房,當然也玩股票。為什麼整個社會進步如此之快,因為,相對而言,他們正在改善產業結構 ,每個人做的事,其附加價值都高於幾年前,所以整個社會向前衝。
反觀台灣,我們的產業結構已到頂,必須升級到更困難,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結構,才能再次成長,重點來了
國家由團體組成,團體由家庭組成,家庭由個人組成
當大家都不想勇敢的改變,而選擇穩定的工作,穩定的薪水時
談加薪,到底是誰的責任,其實是每一位的責任
為何以色列、瑞士、芬蘭可以持續成長,因為他們的教育,鼓勵人民創新,勇於嘗試,所以不斷的創造新的產業模式。
當我們在抱怨薪水時,請想想,我們自己有勇氣,離開那舒適圈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