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習慣領域 - 變與化原理]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物理!磁場的極性,極性的盡頭,由負轉正。
景氣!因為有衰退,所以有成長;因為有成長,才會有衰退。
政治!管理眾人之事,當無法管理眾人時,往往以革命的形式變化。

老祖宗的智慧,我們都懂,古今中外,能駕馭者,了了可數!

何謂「變與化原理」:
當事物的有關參數到達極端時,就會變化。
制度或理論若不能解決問題時,就會變化。新產品的發明、新制度、新理論、新事物的發生也會產生社會及我們習慣領域的變與化。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被修理」的滋味


辯經是我去西藏,最愛之一,充滿智慧的制度

看到下面這篇文章,突然發現,「被修理」的這門功課,我應該算是過關了,現在的我甚至開始試者幫助,人生過程,一路頂尖的成功人士,這些卓越的人才,通常在內心深處,都有者巨大的不安,夜深人靜時,心理狀態其實很辛苦的!


今天有一位老友來訪,相識十多年,雖然近年來甚少聯繫,但是一談起這幾年的近況,聽到他提到一句「自己也被修理過」,真是心有所感,一過十多年,分享起來,在彼此心中都能意會,一切的成長來自於煩惱,而如今能走過,都因能運用上佛法,而得以轉變,體會到一點點的「轉煩惱為菩提」。

 這句「被修理過」,乍聽之下,自己宛如受難者,但,是誰修理了您呢?這修理者一定有其對象、有其背景、有其事件,情節也往往是有人受傷、挫折、悲傷等等,但在過程中,就世間而言,一定有個是非曲直、您是我非的。但是在這世間的事相之內,其實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只有在因緣中如何看透因緣、看見自己的煩惱,而能放下自己的看法和好惡。

這一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短短一百字的敘述,卻要走一段好長的心路歷程,箇中滋味,真是刻苦銘心。

這條路,是修煉過程中必經之路,走過了,感恩佛法、感恩善知識,也感恩自己的福報。因這,讓自己在往後的生命中,更懂得謙虛。

每看到一些頭腦清楚、聰明伶俐的專業人士,仍然堅持住自己的看法、立場時,多麼希望,他也能一嘗「被修理」的滋味。不是幸災樂禍,而是希望他有機會「轉煩惱為菩提」。
◎文:果然大師 20121017
◎圖:法鼓山象岡道場
本文摘自http://blog.roodo.com/ddc/archives/21109330.html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情境管理與成熟的人格特質



上完了哈佛企管的"情境管理",對於人格成熟的目標又有了一個自我訓練的方法,與其說這是管理部屬的好方式,我到認為這是修煉自己,在任何心理狀態下,客觀判斷事情的好方法。非常值得持續練習,就跟習慣領域一樣,用出來才是真功夫,這都是反應了,自我心理的成熟度。

[習慣領域 - 事物聯想] 創意來自於不斷的聯想



在前公司上過一堂創意的課程,整個發想的過程,不論是藉由圖像、加法減法、文字語音等等,其實就是不斷的聯想。有人說創意,是現今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它的本質也許來自於不斷的事物聯想。

何謂「事物聯想」:任何事物都可以互相聯想,找出彼此的共同關係與不同之處,而透過對這些事物異同之處的歸納、比較,常常能使我們對這些事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甚至有不同的啟發。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習慣領域 - 虛心學習] 杯子滿了,就裝不下


一直很喜歡這個故事 ~

一位學富五車的雅士,前去拜訪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和尚,請他開釋。因為雅士週圍的親朋好友,一個一個疏遠他,主要是因為他自認博學多聞,聽不進身旁的建言,錯誤決策又怪罪於別人。老和尚在聽了雅士的目的後,作勢邀他入寺,先泡杯茶給他,老和尚什麼話都沒說,只顧著倒茶,直到雅士開口提醒老和尚 大師,茶已經滿了,都溢出來了

老和尚開口了 「 是阿,杯子滿了,就裝不下任何東西了 」

何謂「 虛心學習 」 : 把原來的成見暫時拋開,讓新的想法,看法容易地占有我們的注意力。

1.      明確地找出你的目標
2.      古今中外有那些人曾經達到你所要的境界
3.      積極向這些模範人物學習
4.      利用這些模範人物來幫你作決定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加薪 vs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改善產業結構 否則加薪困難

最近政府施政低迷,一個主因是,全球景氣不佳,物價上漲,薪水不漲,民眾壓力大。

8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常駐大陸,8年後的現在,跟我同年紀的大陸同事,薪水比我高,有車、有房,當然也玩股票。為什麼整個社會進步如此之快,因為,相對而言,他們正在改善產業結構 ,每個人做的事,其附加價值都高於幾年前,所以整個社會向前衝。

反觀台灣,我們的產業結構已到頂,必須升級到更困難,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結構,才能再次成長,重點來了

國家由團體組成,團體由家庭組成,家庭由個人組成
當大家都不想勇敢的改變,而選擇穩定的工作,穩定的薪水時
談加薪,到底是誰的責任,其實是每一位的責任

為何以色列、瑞士、芬蘭可以持續成長,因為他們的教育,鼓勵人民創新,勇於嘗試,所以不斷的創造新的產業模式。

當我們在抱怨薪水時,請想想,我們自己有勇氣,離開那舒適圈嗎? 



同學,我們都是可以選擇的!

2007,出差,順便遊中山陵,我的祖籍南京

昨晚下班,遇到國中同學,剛到完垃圾,聊到工作,他又換了。

過程中充慢了抱怨與不滿,每次遇到他,都是一連串的抱怨,我實在很想跟他說,同學,我們都是可以選擇的。

那年,我們國中同班,不喜歡念書,所以不懂事的我們,理所當然成為,被整個教育制度放棄的一群,畢業後,班上有人沒升學,大部分的人去念了高職。而我,進了曾經以打架出名的"泰北高中",這是我人生的重大轉累點。
  • 一推實習課程,有趣極了,我開始了解,書裡的東西可以變成實物。
  • 我開始瘋狂念書,彌補那個高中以前,沒有基礎可言的基礎。
  • 高三時,我把床給拆了,沒日沒夜的念書,希望能考上一所理想學校。
  • 保送甄試,全國第64名,老師,以不可置信的表情看了我30秒。
  • 二技聯考,全國第120名,最後我放棄台科大,選擇北科大,被老師念了一頓。
  • 放棄台電獎學金與工作機會,親友認為我很不懂事。
  • 念完電機研究所後,換成PM,計畫歷練更高的格局與視野,當年,同學覺得我瘋了。
  • 當兵,印假鈔與逃兵的班兵,瞬間讓我長大。
  • 自我推薦,進入副董事長室,千里馬都是自己跳出來的。
我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做出我自己的選擇,只有我,可以決定我的人生,我想告訴我自己,我的人生一路走來,就是挫折不斷。當我脆弱時,請好好看這些寫給自己的文章,我從來都不是順利的長大,我所選擇的路,想做的事,我的中心思想,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所以我會遇到比別人更多的挫折,這就是我勇敢選擇的附加條件,結果不一定是好的,如人意的,但是仗我打過,而挫折,我盡全力面對過,我相信,我老時,會非常感謝我自己的選擇。

如果有天,我因為幸運與能力,登高了,請務必記得努力的初衷,回頭扶一下,還在爬樓梯的同伴,他們和我一樣努力,只是運氣差了點。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習慣領域 - 全責主人] 選擇前的膽識,選擇後的豁達


我們往往因為結果與預期(目標)有落差,而產生壓力結構(煩惱),而這些源自於

生理層面需要的太少,心理層面想要的太多,
但,資源有限、資訊有限、時間有限、能力有限、機運有限等等,
造成的煩惱,還需由心理層面根除。

如果釐清了透徹了,我們都是對自己的選擇全權負責,就可以達到「 選擇前的膽識,選擇後的豁達 」的心理狀態。

何謂「 全責主人 」 : 我是自己生命世界的主人,我對一切發生的事情負責。
何謂「 壓力結構與注意力調度 」 : 每個目標功能,根據覺察值與理想值的不利偏差程度,可產生多級的壓力強度。較強壓力的目標功能比較低壓力的目標功能會優先得到「注意力調度」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