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文章分享]虛實整合新戰場,領導者必須面對的5個真相

美國思科(Cisco)在2011年的調查報告即指出,對這群被高科技孕育的數位世代(指1980年以後出生)來說,除了空氣、水、食物和住所不可或缺外,還增加了一項「網路」;他們寧願選擇薪資低、卻能彈性支配時間的工作,高薪不再是優先選項。2014年的報告更發現,大部份的數位世代認為,到了2020年,智慧型手機將是他們最重要的配備。
思科的結論是,人類身體共有206塊骨頭,但是從Y世代以後卻有207塊骨頭,智慧型手機是第207塊。
當網路科技大幅改寫新世代的生活,他們對工作的理解與要求,也跟上一代出現了很大差異。如今,實體世界的管理必須跟虛擬世界一樣透明與公平;個人意義與多元工作價值觀抬頭,也讓新世代對管理者提供的傳統升遷加薪之路不輕易埋單,反而是「自己的想法被採納」成為其重要的成就感來源。
未來絕對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合作與共治的時代。邁入2015年,有哪些重要變化,經理人該未雨綢繆?
全體共治 人人都能當leader「打怪」
Twitter共同創辦人埃文‧威廉斯(Evan Williams)所新創的部落格平台Medium與網路鞋店Zappos有什麼共通之處?答案是,這兩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捨棄了傳統層級管理組織,改採美國管理大師布萊恩‧羅伯森(Brian Robertson)所提出的「全體共治」(holacracy)新制度。

這種新型態的管理方式,把傳統金字塔管理層級打破,強調只要透過分工分權,人人都可以在各自負責的範圍內全權做決定。
過去,搞定一件事得層層上報,而日理萬機的主管也不見得能在第一時間批核,結果工作變得更沒效率。「全體共治」就是把主管的角色抽掉,強調以工作為中心,而非以人為中心。如此,公司沒有主管與職稱頭銜,人人都是專案主持人,完全吻合新世代對組織結構、決策與權力下放的要求。
這種目標導向的工作方式,將最可能產生工作變數的因素「人」抽離。事實上,從小開始玩線上遊戲的新世代,當中遊戲規則正是以目標為導向,大家相約一起去打怪。過程中,彼此各負任務,分進合擊,除了責任與角色清楚劃分,打怪獲得的寶物也要公平分配,彼此才有動力繼續玩下去。兩者的運作邏輯正是殊途同歸。
不過,全體共治雖然有它的優點,但當遇到複雜專案,需要擬定策略與深思時,缺乏耐性、專注力短暫的新世代,又要如何建立這方面的能力?這恐怕又是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大男人再見 顧他型領導崛起
《領導力2030》一書中指出,領導人未來要面對的挑戰,將是揚棄「你說我做」的管理方式。
以往職場偏向的管理風格,多為命令型與定調型的「大男人式」領導,管理態度非黑即白,只有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二分法。過去資訊較封閉的年代,這種「我就是這樣,怎樣!」的自我中心領導方式,或許可以讓部屬不得不聽命行事;但未來大男人式的領導,反而會破壞團隊向心力,成為企業流失人才的高風險來源。
一方面,今天的競爭強調團隊合作,而合作必須仰賴雙向交流;另方面,企業經營模式也走到靠集思廣益而非「老闆英明」,才能超越對手的賽局。單靠領導人的魅力,無法累積長期優勢。
最重要的是,個人主義優先的新世代,對於工作關係的定義在於共享與共治;就算做不到共治,至少也希望主管能以同理心去理解他們的想法,而不是一言堂式的管理。
反過來說,「顧他型」領導的特質,是能夠理解並回應新世代的想法,願意從多元的工作特質中,提供多角度的解決方式。把管理的權力從「自我中心」移轉到「他人中心」,給予員工有限度的自主權,這種做法才能留住新世代人才的心。
低干涉管理 激發更多的工作創新思考
美國人力資源調查機構Glassdoor近日發布「2015年最值得投入的公司」調查,Google奪下首位。儘管Google向來以福利好、管理彈性大聞名,不過,調查的受訪者普遍認為,Google最吸引他們想去工作的理由在「可以跟世界上最優秀的工作者齊聚一堂,是提升職涯發展的最好機會」。
Google為何可以留住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一群人?他們自始至終採取的「低干涉(light touch)管理」可說是功不可沒。
《Google模式》這本新書中指出,傳統的管理者都認為,人有惰性,員工不緊盯就會偷懶。但是Google卻證明這項理論不適用在新世代身上。在Google行之有年的“20% time”制度中,員工可以每天在任何時段使用20%的上班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做被指派的事。信賴員工的結果,是軟體工程師並沒有用這20%的時間去寫歌劇,反而拿去寫他們想創造的程式。激發一連串創新想法後,受益的反而是公司。
早在Google實行這個制度前,3M公司已經鼓勵員工善用15%的時間去做工作之外的事。3M經典產品Post-it便利貼的點子,就是這樣誕生出來。這是管理者該有的革命性思維,當雇用優秀人才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別干涉他們太多,他們自己會發揮更大的力量。
重視員工價值觀>KPI 才能凝聚向心力
KPI(關鍵績效指標)向來是企業最常考核員工貢獻度的做法,但是阿里巴巴集團卻是中國唯一一家將價值觀考核與KPI考核各佔據50%考績的公司。
2014年9月19日,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創下了史上最大IPO(首次公開募股),超越了Facebook及Amazon,成為僅次於Google的全球最大網路公司。
《阿里巴巴模式》一書中指出,擁有2萬多名員工的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從小企業不斷翻身壯大,靠的是各種創新的管理設計,來留住跟阿里巴巴價值觀相同的員工。
員工價值觀為什麼重要?其實這也體現出新世代找工作的動機,升遷加薪都不再是優先選項,公司的價值觀是否跟自己吻合,才是決定是否願意待下來的原因。
過去,企業習慣以成果導向來評定員工表現,但阿里巴巴對員工的績效考核卻採取50分來自業績、50分來自價值觀。業績達到標準、價值觀卻不及格的員工,被稱為「野狗」,必須趕走。價值觀過關,業績卻是零的員工,叫做「小白兔」,一樣得走人。畢竟,價值觀再好,沒有業績還領薪水也說不過去。不過,這中間的唯一宗旨是,價值觀不好的員工,一定二話不說請出公司;但是業績不好的員工可以賦予他學習、改善的機會。
過去,KPI是企業認為可以提升員工戰鬥力的指標,但是阿里巴巴卻認為,面對未來,KPI反而成為企業創新的阻礙,因為KPI只能維持企業穩定,卻不能適用在劇變的時代。
所以阿里巴巴反其道而行,所有的制度都在努力淡化KPI,但力求員工擁有跟公司一致的價值觀,才能凝聚共識,爆發更大的創新力。
透明正直的online領導 在虛實之間游刃有餘
當數位世代習慣活在24小時不關機的網路世界裡,管理者除了要管理實體辦公室的員工外,更要隨時了解員工在虛擬世界的動態。
特別是,公私領域更常合而為一的新世代,透過喜歡分享與共享的特質,很容易將一切攤在虛擬世界中。這表示,對於管理者而言,也不再有管理「關機」的時刻,24小時都得online。
如今,管理者在招募人才的時候,不僅得先到線上查看對方在網路上留下的足跡,更要管理員工在虛擬世界可能不小心流出的工作機密,免得稍有不慎,虛擬世界的即時反應就會有如海嘯一般,立即淹沒企業長期的品牌累積。
再加上遠距和虛擬團隊的運作模式興起,員工不見得都留在看得見的實體辦公室工作,管理更加流動化,也愈來愈難以掌控。
《領導力2030》指出,未來管理者面對虛實兩個世界,任何好壞放在虛擬空間裡都會被放大,最好的領導方式,就是誠實溝通與正直管理,才能接受無所不在的檢視。好處是,正如書中所言,在數位透明年代的檢視下,不正派的人可能會比以前有更高的風險。
科技已經為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數位世代勢必將成為職場的主流人種。企業與其感到頭疼或不解,不如為他們重新量身訂作新環境,畢竟能善用他們的優勢,才能掌握時代演進的DNA,帶動企業繼續前進,不被潮流淘汰。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文章分享] 遇到這 5 類員工,企業大老闆,絕不培養、不任用!

遇到這 5 類員工,企業大老闆,絕不培養、不任用!


·         標籤:

http://www.cmoney.tw/notes/cmstatic/notes/capture/15505/20140820232638939.jpg


「人才是可以後天訓練的,但人才若缺乏人品,
闖的禍反而比庸才更大,因此公司選才,
才華再高,沒有人品寧可不要,」

遇到這 5 種人,
企業大老闆絕不培養、不任用
  

1、道德品質存在缺陷之人不能用。】

當今社會,我們在評論一個人的好壞時,
首先看到的是他的道德素養。
這方面界定這個人的爲人本質。
一個道德本質不行、差的人,我們統稱爲小人。
小人的本質表現爲:自私、自利、心腸歹毒、
陰險、誇誇其談、虛話、場面話、假話連篇等等。
這樣的人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出有正能量的事情出來的。

如果,他目前看似在走正兒八經道路,
那麽遲早會把他本來的目的、嘴臉露出來的。
所謂「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就是如此道理。
遲早是企業團隊的壞蘋果,
把你的團隊帶入萬劫不複之深淵。
此類人絕對不能用!

2、不懂得感恩之人不能培養。】

要『閱』清楚此類人,
只要看他在幾次關鍵的事件中的面對態度,
就能充分體現出他忘恩負義的本質。
不懂得感恩之人,
自然不會感恩自己的平台,
也不會去感恩曾經對他支持和幫助的任何人,
自然而然他也不會成『器』,
此類人往往都認爲自己本來就是很有本事的(自負)。
自認爲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把自己的成績都會全部當作自己努力而得來的。
他會忘記自己一路走來
別人對他的提攜、苦心教導,自然就不會心存感恩了!

一個如此忘恩負義之人,
哪怕他能力再強,
相信也不會有一個上司、老闆會去對他作如何培養。
此類人絕對不能用!

還有最不能任用的一種人...

3、本身素質不高,又缺乏接受他人調教之人,不值得培養。】

本身素質不高,包含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
這些都可以後天通過學習、培訓提高。
但是,如果不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缺陷,
也無虛心接受及改變之人,
此類人絕對不能用!


4、接受能力、領悟能力不高之人,不堪培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是塊好的玉石材料才可以雕刻成玉器出來。
朽木是難成材的!

一個不夠『醒目』的下屬是很難委以重任的。
帶這樣的下屬只會讓上司身心俱疲。
往往他做錯了,他還覺得無辜。
這種人,只適合做簡單、重複的工作且需多關注。
此類人絕對不能用!


5、一個沒有忠誠度而言之人是不能任用的。】

站在公司、老闆的角度而言,
公司的職員必須對公司忠誠,
不能做損害公司、老闆的利益。
同時,也不能漠視損害公司、老闆利益的現象存在。
站在上司的立場,
不能容忍的是下屬對自己的背信棄義

此類人,今天可以爲了自己利益依附於A,
明天可以爲了自己利益照樣依附於B,
立場不堅定之人,此類人絕對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