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Look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習慣領域 - 近而親] 定義分享於2013.1
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知己。很久不見或是住得很遠,但只要聯繫上,彷彿時空瞬間拉回,有聊不完的話題,甚至還沒開口,對方就知自己要提那件成年往事。
近而親,是一種心理狀態的感受。超越空間與時間的當下感受。
有困難時,腦中的第一念頭是這類知己。而後才會因為現實考慮,而加入了物質、慾望、利益等等不同參數!!!
HD習慣領域臉書,
[
近而親
定義]
便利商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09477431984&set=gm.428545523884075&type=1&theater
何謂「近而親」:人們之間住得近的,要比那些住得遠的,
更有可能成為親朋好友。因為彼此很近,所以很容易互相幫
忙,互相了解,並解除對方的壓力。當兩人很接近而且沒有
衝突,便很容易成為親近的朋友。若有激烈衝突的話,很可
能鄰家就變成冤家。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小想法] 相對論 - 不進則退
這次出差大陸,整整11天,時光彷彿拉回十年前,常駐日本與大陸,但感覺差異真大。
十年之前,我服務於日商
日本人 : 大陸人要台灣人才能管得好。
大陸人 : 日本殺了多少的中國人,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強。
台灣人 : 我要如何cost down,才能賺更多。
十年之後,回到日式風格的台資企業
日本人 : 大陸越來越強了,其他國家要團結。
大陸人 : 超英趕美已是過去,如何超越美國,征服太空才是重點計畫。
台灣人 : 我要如何cost down,才能賺更多。
格局,胸襟,夢想....這些無限的潛能特質,好像在這個小島,慢慢被越來越多民眾所遺忘。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習慣領域 - 相似相親] 定義分享於2013.1
剛出差回台,這十多天,盤旋在大陸、日本與台灣人之間。相似相親的通性,
超越物種與年紀的同時,當然也超越國籍與土地。
我不抽香菸,所以大陸同事與客戶沒人找我,抽根菸,聊是非。
我不會日文,所以日本同事與客戶沒人找我,喝杯酒,話家常。
人,複雜而多元。當能細微觀察出每個人,不同的興趣與歷練,就很容易發現
"
相似相親的通性"
無所不在。
大陸人,就會天南地北的聊民族大業。
日本人,就會一定要和你去打小白球。
總之,警覺是智慧的開端。這道理大家都懂,做到與否,結果天差地別!!!
HD習慣領域臉書,
[
相似相親
定義]
超越物種與年紀的通性!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200773021984&set=gm.425549884183639&type=1&theater
何謂「相似相親」:人們普遍認為,相似的人要比不相似的
人,彼此更容易互相喜歡和親近。這是一種直接而原始的本
能,在組織上若能集合志同道合的夥伴,這個組織就會很堅
強,相似相親的能力,可由宣傳、訓練來達成。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習慣領域 - 人群中的責任擴散] 定義分享於2012.12
人類社會中,
人群中的責任擴散現象,從古至今從來沒有消失過。觀察到,已經建立起強大中心思想的有些人,在其身上看不到這個現象。而這些人所具備的心理狀態,通常擁有程度不等的以下特質。
全力知行
萬事助長
使命樂園
HD習慣領域臉書,
[
人群中的責任擴散
定義]
誰來接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88834736984&set=gm.421925281212766&type=1&theater
何謂「人群中的責任擴散」:
當人們在一起做事而又沒有明確的個人責任時,有的人在一
定程度內會失去他個人的責任感。責任出現後,認為別人應
該而且會設法分擔他的責任,即使當時他是單獨在工作,也
會認為分擔與降低個人責任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人群中
的責任擴散』行為。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習慣領域 - 使命樂園] 定義分享於2012.12
幾天前,聽了一場演講,演說者是台灣科技界大老,現已退休。令我印像特別深刻的是,演說者的眼神與態度。這位家財萬貫,身擁名譽的前輩,曾經不可一世,機動易怒,但是現在的他,眼神柔和,滿臉笑意,開口閉口讚揚佛法的深澳與優點。重點是,他因此找到了人生的使命,為更多的人解決問題。當一個人在做一件,喜歡到極致的事情時,這件事變成是一種使命(變與化原理),興奮、積極、難已退縮。
HD習慣領域臉書,
[
使命樂園
定義]
心中最重要的人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78141071984&set=gm.418749464863681&type=1&theater
何謂「 使命樂園」:我的工作是我的使命,也是樂園。我有熱情、
信心去完成它。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